• 索 引 号: ND00126-3000-2024-00031
  • 发文字号: 宁林函〔2024〕32号
  • 发布机构: 宁德市林业局
  • 生成日期: 2024-08-15
  • 标    题: 宁德市林业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083号提案的答复
  • 有 效 性: 有效
宁德市林业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083号提案的答复
宁林函〔2024〕32号
发布时间:2024-08-16 16:59

  答复类别:A

陆章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竹、笋文章助力宁德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083号)提案收悉,从政策先行、加大人才培育、多样性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做好竹业文章助力乡村振兴建议,对我市竹业产业发展很有指导意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宁德市竹业基本概况

  (一)资源情况。宁德市竹林资源丰富,共有12属、113种以上,其中福安市为全国最大绿竹基地,被授予“中国特色竹乡。霞浦霞早绿竹,古田的绿竹和黄甜竹,柘荣的雷竹,屏南、周宁肿节少穗竹等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2023年,全市竹林面积136.5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14.5万亩、占竹林面积83.9%,绿竹林面积7.2万亩,占竹林面积的5.3%,肿节少穗竹、雷竹、黄甜竹、方竹等其他小径竹林面积14.8万亩,占竹林面积的10.8%。

  (二)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认真落实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在现代竹业重点县、现代竹业重点乡镇、市级开发富民工程等项目的引导和带动下,累计建成丰产竹林基地89个,面积9.5万亩,建设竹山便道2861.5公里。全市现有笋竹制品加工企业67家,竹业加工主要从事鲜笋及制品、竹地板、竹日用品、竹家具等竹制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出口创汇1.2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泰国,俄罗斯,西班牙,智利,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2023年竹产业产值达29.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4.6万人。福安市溪柄镇举办第九届绿竹笋文化旅游节、古田县黄田镇成功举办第三届“马蹄笋丰收节暨双坑农民油画文化节”。随着竹产业的发展和转型,竹林旅游、康养、竹笋采挖等旅游服务等逐渐兴起,形成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生产体系。

  二、近年来竹业开发的做法与成效

  (一)认真实施各类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实施好市级竹业富民工程项目。2015-2017年市委、市政府把竹产业开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为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项目之一。通过实施竹业开发富民(三期)工程,三年共建设丰产竹林示范基地36个,面积1.8亩,建设竹山机耕道路620公里,扶持竹业企业争龙创品牌6个,培训竹农3710人次,市级财政共投入资金900万元。2018年、2019年继续实施竹业开发富民(四期)工程市级财政每年投资300万元两年建设市级示范基地24片,实施面积7385亩。竹山便道建设(新建、改扩建)300多公里。二是积极向省争取现代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从2015年开始我市就积极向省现代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2015年-2017年古田县实施省第三轮现代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三年建设2.6亩丰产竹林基地,新建竹山机耕道215公里,申请到财政补助资金900万元;全市18个乡镇实施现代竹业重点乡镇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三年共建设毛竹丰产示范林3.37亩,建设喷灌设施780立方米、建设竹林机耕道路430多公里。三是实施好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2021-2024年我市周宁、屏南、古田、寿宁县分别实施了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共争取到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117万元。四是屏南、柘荣等被列为2022—2024年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共争取省级补助资金442万元。

  (二)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竹林培育水平。一借鉴学习交流。市委、市政府曾组织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市、县林业部门有关人员,到南平政和、武夷山、建瓯、顺昌等地考察学习竹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学习借鉴,补短板、锻长板,推动我市竹业开发。二是邀请专家授课。先后邀请国家林业局亚林所首席专家傅懋义、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王福生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到竹区开展技术指导。同时,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安排本土竹业方面资深专家,进村入户、上山入林,手把手指导竹农科学育竹,有效提高竹农实际操作能力,精准提升竹林经营管理水平。三是能人“传帮带”。邀请精通竹林栽培的农村致富能人,为各县(市、区)竹产区重点乡镇(街道)竹农,传授丰产竹林栽培经营技术,通过身边人帮助带动更多的竹农提升丰产经营水平。2016以来,全市累计举办70多期培训班,培训竹农8000多人,向竹农发放《毛竹林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材料5万多本。通过一系列的“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学习,促进竹农从粗放低效经营向集约高效经营转变,竹资源管护不断增强,丰产竹林面积和立竹株数得到“双增长”,初步实现竹山增产、竹区丰收、竹农增收的目标,竹业第一产业水平不断提高。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竹林经营效益。一是积极推进竹山便道等建设,切实改善竹山交通条件,全市累计建设竹山便道2861.5公里,使得“困山竹”变成“聚宝盆”。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竹山便道用地审批;全面落实毛竹采伐(除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范围内毛竹)暂不实行林木采伐许可,取消经营(含加工)木材审批二是在古田、屏南、福安等县(市)开展毛竹笋用林、绿竹丰产林区域喷滴灌设施示范建设,建设灌溉水池100多个,累计推广竹林灌溉面积6.94万亩。在福安溪柄、古田黄田开展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示范,提高竹山丰产经营管理水平。

  (四)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一是资金扶持。我市在实施竹业开发富民工程项目中,列支20%项目资金用于扶持竹业企业争龙头、创品牌及技术创新;近年来,市政府也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创品牌及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参加省内外相关展会,扶持竹加工企业发展二是营建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竹业企业增资落户。全市竹加工企业67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竹产品从单一的竹筷、竹地板条为主到目前4个系列50多个品种。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竹林效益。全市笋竹专业合作社63家、家庭林场16家,通过“基地+合作社+加工厂+营销公司”模式,引导竹业企业向集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产业于一体的运作链条。四是注重商标品牌促动,开拓营销渠道积极协同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家(分别是蕉城区黄家蒸笼、古田黄田马蹄笋和福安绿竹笋),省级名牌产品3个,专利5个。积极指导企业引进优秀的包装、筹划、营销运营公司,对笋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运用网红、直播等新销售模式进行网上网下推广促销,打造我市笋竹产品电商产品品牌。

  (五)深挖笋竹文化,扩大产业影响力。一是加大推介力度。鼓励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竹笋资源优势,举办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竹业产业知名度。如享有中国绿竹之乡的福安市已连续七年在绿竹笋盛产期举办竹笋文化旅游节活动,并评选当年绿竹笋王,激发竹农科学育竹;古田依托黄田马蹄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源优势,连续两年相继举办马蹄笋文化节、采摘节等活动,通过深挖马蹄笋文化元素,切实营造更为浓厚的马蹄笋经营氛围,培植竹农经营竹山的信心。二是融合旅游因素。如福安市在绿竹主产区溪柄镇建设绿竹现代产业园,建设入口门户展示区、绿竹林观光区和步道风光游览区等3个功能区,提升溪柄镇旅游接待能力和绿竹产销水平,以点带面做大做强竹产业。三是强化媒体宣传。适时组织在中央电视台《绿色时报》栏目进行相关报道,并每年不定期在《中国绿色时报》《福建日报》《闽东日报》以及宁德电视台开展相关宣传,激励全社会对竹业开发建设的投入与支持,促进发展。

  三、面临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竹产业发展取得一定发展,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有:一是经营模式单一,效益未达预期。近年受市场经济整体大环境影响,竹材收购价格持续低迷,纯收益较低,严重挫伤以经营竹材为主的竹农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竹产区发展不平衡。绿竹分布在较平缓及经营条件较好的沿江、沿河地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而毛竹主要分布在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运输加工等经营成本较高,加之农村人口特别是中青年劳动人口外流严重,造成竹山经营管理不善,部分区域甚至无人经营管理,竹产品产量和效益总体偏低。三是竹业基础薄弱,产业发育不良。近几年依托项目资金,虽然开设了2861.5公里的毛竹竹山便道,平均每亩毛竹仅0.002公里便道,按照笋竹林亩均公里数0.01、用材林0.003的标准规划建设竹山便道差距还很大。且后续资金跟不上,便道维修维护无法持续进行,笋竹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四是第二产业发育不足,竹业加工企业规模实力偏小,自主品牌不足,加工利用和科技水平低,基本停留在粗加工模式上。同时,竹业第三产业几乎空白,产业结构不合理,尚不能有效带动竹林产业的发展。竹农经营积极性不足。我市竹林主要以林农自主种植和经营为主,竹林规模普遍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低。截至目前,全市竹业合作社还较少,与其他设区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市山海兼备,沿海县(市、区)林农对竹林经营收入依赖度不高等。

  四、广泛吸纳各界建言献策、拓宽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局自收到了您的提案,即开展了研究讨论,结合市人大、市政府要求提出了如下工作思路:

  (一)贯彻落实好政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21〕104号)2022年福建省林业局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林文〔202221号);同年宁德市林业局等10部门也联合出台了宁德市林业局等十部门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知》(林〔202225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的政策保障。近年省里又下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闽政办〔2023〕23号)和《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加快竹山流转提升竹业经营效益的通知》(闽林文〔2024〕3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竹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因此,贯彻落实好相关精神措施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优化布局、分类指导。根据我竹资源分布在区位规划上,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山区县,重点发展毛竹、黄甜竹、四季笋用竹、小径笋等散生型或混生型笋用林或笋材两用林;福安、蕉城、福鼎、霞浦沿海县,重点发展绿竹、麻竹等丛生竹笋用林。一是优化资源培育。全面实施笋用竹林、材用竹林、笋材两用竹林、景观竹林等分类经营,鼓励竹林流转经营,支持竹产业重点发展区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丰产竹林示范基地,支持组建竹林经营、竹笋采挖、竹材采伐运输等专业生产组织。支持有条件的竹林开展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CFCC(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认证。二是加强资源保护。加强大径竹、绿竹、中小径竹等优质竹资源培育管护和竹林病虫害生物防治保护利用竹种质资源三是支持各县(市、区)打造“一县一特”主导产品,重点发展竹笋、竹纤维复合材料、竹基炭(碳)材料、竹基生物材料、竹药、竹家具、竹日用品等。

  (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推广使用竹林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设笋用竹林灌溉设施。支持围绕重点竹加工龙头企业竹原材料供给建设竹林道,统筹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防火林道规划,提升竹林道建设规模。鼓励竹产业重点发展区探索竹子下山方式。科学布局建设笋竹初加工点(初加工是指与笋竹生产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简单加工,其中简单加工是指去皮、剥壳、粉碎、切割、干燥、碳化等)、组建专业采伐队、规范农用车运输竹材、开发竹材运输实用装备的示范项目给予支持。

  (四)培育多形式的经营主体、进一步转变经营模式大力培育竹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竹业经营主体。引导竹农强化市场导向,主动顺应市场需求,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种经营模式转变。因地制宜的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笋用林、笋竹两用林和材用林,提高经济收益。引导竹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种植金线莲、黄精、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充分利用竹林生态资源,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养生保健、文化娱乐等产业,挖掘竹文化产品,扩大经营范围,促进竹农增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着力加强竹林资源培育、竹产品技术创新,积极培育壮大竹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竹笋加工业改造和升级,不断提升竹产品核心竞争力

  (五)切实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聚焦竹笋、竹材及竹材产品、竹日用品等优势领域,做优、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对龙头企业围绕构建全竹产业链实施的竹林流转、精深加工、剩余物产品研发、创新或融资平台建设、营销渠道拓展等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贷款予以大力支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与大型企业合作、招大引强、打造“总部经济”,发挥辐射效应。通过省竹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引导省级以上竹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引进升级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线,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应用。

  (六)强化保障措施各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助,细化落实措施,共同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广泛深入宣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和典型,引领竹制品消费,营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增强用地保障修筑笋竹初加工设施所占用林地,参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贮存木材设施占用林地规模指标办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三是示范建设力争打造1-2个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园区,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加强对园区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打造1-2个全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对示范实施的竹产业发展项目,优先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予以支持引导发展竹碳汇等新兴产业。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加大对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统筹用好省级林业专项资金。鼓励担保、金融机构开发贷金融产品,落实好林业贷款贴息、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政策,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支持竹产业融资。

  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特此答复

  领导署名:黄晓莺

  联 系 人:林立建

  联系电话:13599820003

宁德市林业局     

2024年8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章